查看原文
其他

菁英丨方鸣:手机上写作的文字雕琢者

冰凌 新三届 2021-04-24

作者简历

本文作者


冰凌,本名姜卫民,旅美幽默小说家、出版家。1956年生于上海,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曾任《法制瞭望》杂志编辑部主任。1994年旅居美国。现任全美中国作家联谊会会长、美国多家出版社杂志社负责人,国内多所大学兼职教授。出版著作《冰凌幽默小说选》《冰凌自选集》《冰凌幽默艺术论》《冰凌文集》等。

原题

文字的艺术家

——方鸣《今夕何夕》前言




作者:冰凌



方鸣先生


我认识方鸣君,已经多年了,知道他是大陆侨界的一位大文人。他早年写诗,上大学时曾把一组抒情诗拿给艾青看,艾青阅后只说了两句话:诗写得很好,诗人很会写诗。大学毕业后,方鸣研习西方哲学,写康德、狄尔泰和雅斯贝尔斯,又成为一位很有才华的诗人哲学家。

方鸣先在人民出版社和人民日报社任职了二十多年,是一位知名的文化学者,后来又步入侨界,到中国侨联的出版社担任了十几年的社长兼总编辑,把华侨出版做得风生水起,好书累累,在侨界和华文传媒领域影响广泛,是一位优秀的侨联人和杰出的职业出版家。我在海外做了二十年的职业出版,作为同行,我对方鸣社长尤为敬佩!

方鸣的工作室

我不知道方鸣何时又华丽转身,成为一位中国古典艺术的鉴藏家,还担任了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馆长。其实,读了他的这本大书便可知晓,他原本就有着极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又有着天生而为鉴藏家的特殊禀赋。因而,他一路走来,纯情诗歌,西方哲学,出版文化,艺术鉴藏,都是他的人生中不同层面的原色,本色,基色,底色,诸色叠合,相映成辉,愈见其生命之纯色的天成自然。


不仅如此,这么多年,我还竟然不知方鸣其实是一位极其出色的散文大家。他惯用手机写作,前些年用老式手机把文思裁成一条条短信发给若干文友,再由文友在电脑上联缀成篇。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他就在备忘录里写作,然后再用微信发布。然而,他并不入流文学圈,始终游离在文学界的边缘。不过,很多年来他还是一直坚持订阅《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可见他是一个沉潜的文学理论研究者,并且是一个执着的非典型散文家。他只想做一个自己的作者,他只想写属于自己的文字。


他没有微博,写好的文字就堆在手机的备忘录里,给自己和朋友看。他说自己是一个孤独的写作者,又是一个自私的写作者,只为自己写作,享受孤独的快乐。我却不这么看。世上有许许多多孤独的人,孤独的人就要看孤独的文字,看孤独的文字就是享受孤独的快乐,如此便是吾道不孤。德不孤,必有邻。

我时时欣赏方鸣的文化大散文,一系列美篇华章,让我沉醉不已。但随之而来的却是欣赏之后的惊诧和沉醉之后的赞叹——

京城长春园的狮子林:沉于水下的残石


我惊诧他何以能有如此沉静的心绪和澹泊的心性。方鸣在大陆侨界身居高位,公务繁忙,但写下的文字却是超然出尘,心静如水。他到各地参加会议,也许随时便会掏出手机进入写作状态。他去台北看望朋友,会在街头突然停下脚步,进入到文字的世界里。大疫之年关门避疫,不到半年时间,他居然连写了六篇散文,包括两万字长文《庚子年的夏天》,完全是物我两忘,了无纷扰,躲进小楼成一统,一片冰心在玉壶。如此的清心显然与他常年精研哲学、宗教和艺术有关,让人不能不佩服他内心的定力和修炼。读他的文字,你能从宁静中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思辨、宗教的氛围和艺术的气息,他的文字都是在屏心之中和静心之下落笔成章的。


我惊诧他何以能有如此纯净的诗心和清越的诗音。方鸣的文字非常干净,纤尘不染,像一个初世的少年,尽管风雨如晦,他却永远面向着诗和远方。他喜欢宋词,那是他永远的文字天堂。他还喜欢西方古典音乐,他的文字滚动着音律,像咏叹调,像音乐诗。他对音乐非常敏感,巴赫的赋格就常常萦绕在他的脑际,在他的笔下生成为文字,又羽化为诗。文字是有生命的,他发表文章绝不允许编辑擅自改动一字,因为,那样会破坏了文字内在的活性、结构、气场和节律,那便不再是他的生命本身。他的文字永远是明亮的,尽管他的心情可能是阴郁的;他的文字永远是抒情的,尽管他的心绪可能是压抑的。他的文字只要写出来,便一如处子般的真纯和洁净。


我惊诧他何以能有如此宽阔的视野和渊博的才识。在中国古典艺术的鉴藏领域,他的涉猎极其广泛,精通古代陶瓷、古代书画、印章、砚石等各个门类。你看,他写康熙瓷器,写得精彩纷呈,气象万千,专业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俱佳;他写司马光的独乐园,纵横千古,才情喷涌,令人不由得不一气读完却又读之不尽,需细细品味,反复咀嚼。他写《致歙砚》,半年内四次进出歙州,和当地的砚人们都交了朋友,而且专去采写那些普通的年轻砚雕师,因为他们才是歙砚业的现实与未来。然而,与其说方鸣写出了无数的知识点和闪光点,不如说他写的是一种文化的宏景,他创造了一种文化的磁场、文化的语境,以一种文化的视角、文化的方式、文化的张力、文化的笔墨,去书写一种独具魅力的文化大散文。


我惊诧他何以能有如此精致的文辞和写作的功力。方鸣的文字立意高古,温文尔雅,善于运用排比、对仗甚至骈俪文,刻意求工,精于雕琢,堪称文字雕刻大师。他一生钟情文字,继承中国古代文赋、诗词、散文的文学传统,又汲取西方的人文内涵,注重文章的宏大架构和宏大叙事,又精于一字一词的简洁、明快、准确、文雅、蕴含、润泽、关联、布局,表现了文字的尊贵、华美、优雅、清丽,试图创造文字的美之极致!他以古人为师,撷取先哲的文字精华,他的《纸上的花园》和《庚子年的夏天》使用了那么多寻常不见的古雅美辞,字字珠玑,其实在古书中处处有典,皆为缀英。

京城长春园的狮子林遗址


于是,我读方鸣的文字,便由欣赏而惊诧,又由惊诧而惊艳。我相信,方鸣创造了一种新的美文体,一种人文的、艺术的、超验的、自然的、哲学的、诗意的、乐感的、博古的文化大散文。他尽可去写哈尔滨中央大街的路石,胡同人家的三瓦小日光灯,后海的铃兰小店,内务部街27号院的老树,0.6元一本的俄文版精装《高尔基全集》,西沙群岛的南海观音;也尽可去写压在箱底的哥窑梅瓶,尘埃中的乾隆的冰箱,英和的砚铭,似假还真的田黄,李成的《寒林图》,杨沂孙的印章……这一切,一切,在他刻刀般的笔下,都被雕琢成了一颗颗、一串串、一片片璀璨的晶玉文字,闪烁着唯美的艺术之光。他真是一位文字的艺术家,他的文字,就是他的生命艺术!


方鸣的文字,全然突破了当代文学的散文范式,在中国散文文学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标志性意义,在我们这个时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文学景观,也是一个不可磨灭的文学记忆。尽管方鸣绝非看重浮名,他只是想让自己的世界沉静一些,再沉静一些;他只为收藏岁月,雕刻文字;他远离世俗百物,无关风花雪月;他仅仅是专注于中国传统的文人生活和人文精神,让中国传统文化的远流涌入他的笔端,潺潺而出,淌进眼前的这一本文学新集,汇成那一片美丽的文字之海。


作为一个老朋友,我理解方鸣把这一本美文新集取名《今夕何夕》的心思。他是多么希望能够永远在文字中行走,回到他所向往的文化时空中去啊!他邀我写一篇前言,我答应了,只为和他在这条精神之路上,一同前行。


2020.08.16


左二为作者冰凌,左三为方鸣


方鸣美文经典

方鸣:庚子年的夏天(上)

方鸣:庚子年的夏天(下)

方鸣:纸上的花园
从此东篱下,应忘归去来

方鸣:云中君,一位翦云制砚的男神



原载微信公号荟萃苑

文图由作者提供本号分享

给老编续杯咖啡
就摁下打赏二维码吧


人民大学新三届

赵汀阳:一个哲学家的漫画生涯
李秋零:我的康德缘
张志伟:我和人大哲学院同龄
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用哲学的眼光看世界
黄晓京:一个"农发组"旧人的私人记忆
吴思:那些不能明说的规则
周其仁:从完达山到朗润园
陈锡文:我与中国农村50年
徐世平:胡舒立其人其事
徐世平:江湖渐远,江湖道义犹在
傅绍万:一个报业掌门人的精进之路
"刀锋"许小年:一个思辨者的人生之路
米鹤都:反思文革不应先追究未成年人
杨奎松:研究历史,需要悟性和想象力
郝荃汪建熙:财金侠侣
郭凡生:追寻我们共同的理想
徐建:中国缺的是德高望重的大律师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
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
长摁二维码
加盟新三届2
我们不想与你失联
备份新三界
余轩编辑、子夜审校
公 号 征 稿主题包括但不限于童年  文革  上山当兵月  青工  高考校园  浪漫  菁英职业  学术  追师长……新三届人一路走来的光阴故事40后、50后、60后的关注热点都是新三届公号期待分享的主题来稿请附作者简历并数幅老照片投稿邮箱:1976365155@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复评入围|2024年海上影展暨论坛“新锐纪录短片竞赛”单元复评入围名单公布
    娃娃登台演讲,赛事官宣升级...这场论坛的关键词是“无限未来”
    10000平方米惊艳绽放!海淀的秋日花海来啦——
    福建三明:“两山”转化绘就两岸融合发展新画卷
    90年代的圆明园画家村,那些不为人知的往事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